他正将割来的青草撒向鱼塘,只见青草覆盖的水面上,有鱼儿吃草时游动产生的水漩涡。
大病休养两年后的2020年,胡志林想利用自家附近水塘等自然条件养鸭。他说,那时候没有技术,再加上各方面不成熟。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,先到当地一养殖公司边务工、边学习种养技术。
他说,脱贫要靠自己,如果一味的“等、靠、要”,一辈子还是停留在这里(指贫困)。我现在能干,靠自己搞番事业,自己发达了,比“等、靠、要”强百倍。
当胡志林的车朝鸭子所在的鱼塘开去时,一群鸭子朝着胡志林游来。他说,这是第二批鸭子,一共3000只。每批鸭子挣少点钱,甚至不挣钱都没有关系,鸭子和鱼循环养殖,到年底,养的鱼还能挣个三五万元。
胡志林有个愿望,就是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致富。他说,我本来是贫困户,我知道贫困户的苦。
采访期间,胡志林的电话不停的响,他说,都是回头客的预定电话。
胡志林所在的黄汰村,有5017人,现有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87人,目前尚有27人未脱贫。黄汰村第一书记、扶贫队长陈太华介绍,为进一步促进贫困户就近就业,该村还建立了扶贫驿站。他说:“哪怕干两个小时、干三个小时,也给予那些贫困户在时间、劳务费用等方面最大优惠,让他们有个就业的时间和一定的收入,弥补家庭的不足,提高家庭生活水平。”
和芜湖市无为县一样,滁州市全椒县为助力贫困留守人员脱贫,做“居家就业”文章。
初秋时节,沿着山环水绕、绵延起伏的山区公路,来到全椒县马厂镇复兴村香妃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,社长杨增环正在和十几个农民一起,在香菇大棚里面采摘蘑菇。
据了解,杨增环在复兴村承包1000多亩土地,建设21个大棚,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。与此同时,借助扶贫专项资金,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香菇大棚。农户负责栽植菌棒,合作社负责回收香菇并无偿提供全程技术服务。贫困户除农产品销售收入外,还按照股份参与合作社利润的分红,确保每户种香菇年收入至少达1万元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:“ http://www.njgtrf.com/sanwensuibi/2021/0115/8508.html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