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。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元化的数据资源,为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服务?在近日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,两个新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——数字孪生与无感支付,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两种具体应用场景。
数字孪生:建一座“虚拟城市”
“‘数字孪生’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一种发展方向。”软通智慧总裁冯嵱告诉记者,“数字孪生”是从虚拟制造、数字样机等技术发展而来,是以数字化方式为物理对象创建的虚拟模型,来模拟其显示环境中的行为,最早被用于工业制造领域。而将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,是基于创新的数字孪生技术与全域数字化融合,将物理城市精准映射到虚拟环境,形成数字城市;再通过城市科学模拟与仿真系统对城市进行科学预测,为城市管理者与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,助力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运营管理、产业转型与善政惠民。
概括而言,“孪生城市”就是将城市管理的各种数据映射到网络虚拟空间的数字模型,是数化万物与AI技术的具体体现。
冯嵱表示,目前软通智慧已经将大数据和AI技术运用到了城市的科学规划、产业分析、舆情监测、精准扶贫、公共安全、交通出行、节能环保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养老、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。他们以城市为平台,提供综合的大数据应用和运营服务,逐步覆盖了政府、产业、民生的方方面面,使城市更加宜居和可持续发展。
与以往相比,孪生城市AI技术的运用将极大提升城市各部门协调管理的自动化。比如,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测云平台护航智慧环保应用,在降低政府投资风险、规范监管执法、实现部门协调等方面实现了“全空间、全区域、全过程”的动态化智能管控。通过这些AI技术的应用,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决策依据和大数据支撑。
无感支付: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
如今移动支付、智能信贷、智能投顾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。一个明显的趋势,就是整个社会在朝着数字化、定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。一切智能的应用一定是先有数据,数据足够大,智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。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、数据的维度越来越多,如何把包括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AI技术应用到金融服务等垂直领域的实践之中,渗透到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?
转载请注明来源:“ http://www.njgtrf.com/sanwensuibi/2021/0104/8158.html ”。